中秋,涌動的故鄉情懷
發布日期: 2003-09-12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4811 次
故鄉是一枚
別在胸襟的楓葉
貼近它 心
如同駛出港灣的舟楫
遠播 在裊裊炊煙中漸逝航線
━━題記
時常于寧靜的月園之夜,獨坐于燈下,細細品味那些鄉愁情詩。“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
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許多年來,每次讀到這樣的詩句,心頭總會涌起難言的惆悵,
而后,便會把東坡的《水調歌頭》反復呤誦好幾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剎時,一些陳舊的記憶
便會不斷翻涌,一種思鄉的情懷便會不斷放飛,摻和著酒的氣脈,輕而易舉地推開心底蘊藏已久的
思鄉之門。
記憶中的故鄉,是靜謐的田園,牧牛耕耘圖。時常能在晚風中聞到絲絲的泥土氣息,愜意的直
入人的心脾。傍晚時分的裊裊炊煙,晚霞掩映中的耕耘,組織成一副交相輝映的田園作息圖,多年來,
一直在腦海中徘徊,揮之不去。小港中嬉戲的孩童,街頭上吆喝的叫買聲,于門前端坐品茶的老人,
早已如細胞中的血液,不停的在思鄉的夜里于腦海中翻飛,清淅如昨。我知道,我的骨子里早已根
深蒂固的植入了故鄉的山山水水,無論我走到哪里,無論我漂在何處,故鄉永遠是我夢中歌,總會
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還依稀記得,夜色中一盞昏暗的油燈下,母親半咪著眼睛,縫補著我那早已開破的衣裳。還依稀
記得,奶奶蹣跚的步履,為孫兒買餅吃的情景,還依稀記得,父親沾滿汗水的青額上,在火熱的陽光中
滋意的揮灑,為的是全家人的溫飽......每每想到那碎石鋪墊的小街,每每想到那亮著油燈的小木屋,
每每想到長滿青苔的石階,我就無法抑制想到故鄉,想它淳樸與親善的面龐,想它憐惜與關愛的眼神,
想它昵喃中涌動著的親情話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只是那長滿鮮花的月亮,今晚,能遙寄我
的思念么?
歲月流逝,斗轉星移,我早已遠離了故鄉的山山水水。想起年前回到小院,已如風中秋草般蕭瑟,
一番寂然的景象,想起它曾帶給自己的歡樂,不免陡生傷感。父親早已安詳的絕塵而去,滿頭白發的母
親也早已被哥哥接走,而今的小院,樹葉稀疏飄落,美人焦雜亂的生長,空中散發著淺淺青澀的味道,
如久違的鄉愁——亦酸亦想咀嚼。再仰頭觀望那灰白班駁翹起的屋檐時,灰藍的空中不知何處飛來一群南
飛的大雁在梧桐樹丫間盤旋,聚散。生我養我的小院,早已沒了昔日的生氣,唯記憶殘留。
又是月明之時,又是中秋之夜。那些古樸的老街,那些飄香的桂花,那些螢光的嬉鬧圖,還能時刻掛
記在我的腦海里,讓我夜不能泯。我早已沒了吃月餅的驚喜,我早已沒了迷離燈光中那扭動的舞臺激情,
今夜唯有的,只是與思鄉有關,只是與懷念有關,只是與感傷有關......如果還能讓我與故鄉赤足親吻,
撫慰我憂傷的手掌,那么,請讓我炊一杯鄉愁,于今夜醉去。
----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