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已公布半年報可看出 券商持股出現新動向
發布日期: 2003-08-15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4607 次
已公布半年報顯示,券商上半年進行了一定幅度的倉位調整,業績及成長性好的公司受到
青睞———券商持股出現新動向
近來,券商重倉股頗為市場關注。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對持
股倉位進行了一定幅度的調整,業績及成長性好的上市公司得到更多券商的青睞。
據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初步統計,在截至8月13日已公布半年報的500余家上市公司中,約有230
家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券商的身影,其中券商所持流通股涉及200家左右的公司。而去年底,
這500余家上市公司中涉及券商持股的為260家,被券商持有流通股的為230家。顯然,券商在
今年上半年的操作中持股家數減少了一成多。這表明,券商上半年的總體持倉變化不是太大,
只是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投資戰線。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券商的主要減持對象有二:一是券商曾經重倉持有的一些股票。如
銀河證券去年底以1181.012萬股的持有量成為鋼聯股份第一大流通股東,但到今年6月末已
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其持有太鋼不銹的股份也從去年底的4584萬股減至今年6月末的457
萬股。再如,申銀萬國去年底持有1336萬股廣州控股,到今年6月底減持了1200萬股以上;
南方證券持有哈飛股份也從1069萬股減至674萬股。二是券商因包銷余額而持有的流通股及
一些績差股。例如,國信證券在今年上半年因包銷余額持有289萬股煙臺冰輪,但僅在一個
月后,國信所持有的數量只余下133萬股,減持數量超過包銷余額的5成;光大證券去年末
因持有375萬股*ST明珠而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但到了今年中期,其持有數量已銳減至
83萬股。
令人關注的是,在減持部分股票的同時,券商在二級市場也開始有比較積極的行動了,
且增倉行為較以往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市場整體環境與理念的變化,
券商今年的增倉行為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其進一步增倉行為值得關注。
具體而言,券商增倉行為顯現三個特點。第一,業績優良的公司開始更大程度上受
到券商眷顧。上半年每股收益高達0.31元的招商局A被海通證券持有了264萬股,海通
證券從而一舉進入該公司前十大股東;上半年凈資產收益率達14.47%的山東鋁業更是
在上半年同時被2家大券商所選中:國泰君安持有235萬股,國信證券也持有169萬股。
第二,盡管次新股上半年普遍表現不佳,但券商對一些業績較優的次新股仍然相
當青睞。股本擴張后每股收益仍然達0.384元的星馬汽車被招商證券增持至152萬股,
這一數量占到該公司流通股數量的5%。天士力與北生藥業同時被渤海證券所重倉持有,
月末的持股數量分別為148萬股和109萬股。片仔癀則被申銀萬國持有102萬股。
第三,在券商所增持的股票中,相當部分是基金所看好并重倉持有的。半年報顯
示,汽車、港口等行業成為券商向基金爭搶籌碼的領域。被多家基金所持有的宇通客
車上半年迎來興業證券,興業證券到6月末所持有的數量達到303萬股;國信證券則在
一汽轎車中大展拳腳,6月末持有數量達到了2198萬股,因此成為一汽轎車最大流通
股東。在港口行業中,天津港同時被廣發證券與申銀萬國所增倉,持有總量達650萬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