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四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猛增
發布日期: 2003-07-18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4741 次
記者7月17日分別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獲悉,今年上半年四大行中間業務已獲強勁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將于10月1日實施,中國銀監會正在
制訂實施的細則,受此利好影響,四大行的中間業務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最新材料顯示,1—6月份中國工商銀行境內分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30.8億元,比去年同
期翻了一番;中國建設銀行境內分行中間業務收入為28.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88%,
完成全年計劃的54.46%。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雖然沒有提供類似數據,但均表示中間業
務增長強勁。
中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中行歷來不公布中間業務的數字,但上半年強勁增長卻是事實。
中行的特色業務是國際業務,中間業務方面也不例外,1—6月國際結算創歷史最高水平,比
去年同期增加296.14億美元,增幅為35.43%,增量和增幅均為歷史最好水平;國際保理業
務量同比增長832.23%。
工行新聞發言人指出,工行的傳統優勢項目得到加強,結算業務覆蓋范圍更加廣泛,已
經延伸到西藏地區。1—6月份人民幣結算業務量61萬億元,同比增長39%。上半年工行在個
人金融業務高端市場開發上有新突破,加強了“理財金賬戶”的市場推廣活動。集團客戶現
金管理業務發展迅速,高附加值的投資銀行業務漸露頭角。
建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建行對發展中間業務非常重視,在組織上很健全,各個分行
都設有專門的管理中間業務的部門,這在同業中是絕無僅有的。此外,積極加強產品創新也
是一個重要原因,建行6月初在中資商業銀行中第一家推出了名為“百易安”的交易資金托
管業務,僅僅一個月已經開始盈利。建行的代理業務增長最快,咨詢業務增長60%,銀行卡
業務增長近60%,托管基金增長75%。
業內人士認為,新興中間業務之所以實現了如此強勁的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資銀行
在積極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據預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5年之后,外資銀行的中間業務占
比可達50%。其中,以高科技手段為基礎的電子銀行以及那些以為市場提供智力服務并從中
收取手續費為主的業務將成為外資銀行主攻的對象。
有銀行界人士認為,受《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即將實施的積極影響,下半
年銀行的中間業務將得到更大的發展,競爭將更加規范,從以價格競爭為主轉向以提供優質
服務為主,一些長期虧損的中間業務將提高價格,收入將會增加,而且銀行將會開發出更多
的新產品推向市場。
據悉,銀監會相關部門正在制訂《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細則,屆時,
銀行中間業務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