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元企業融資首選股市買殼上市仍受大中企業青睞
發布日期: 2003-06-16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4733 次
通過股票上市進行融資已經成為我國規模億元以上企業的首選融資渠道。這是上海遠景投資
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于近日委托上海零點調查有限公司對北京、上海兩城市326家注冊資金在500萬
元以上的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就融資問題進行的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中獲得的結果。
盡管銀行在企業融資中的主渠道作用無可替代,但以股市為代表的多種融資渠道與銀行共同
構成的綜合融資體系已經初具規模。數據顯示,銀行的資金業務依舊在我國融資領域發揮著重要
的作用,長期貸款業務(40.8%)作為單一業務被企業認為是最好的融資方式,短期貸款
(12.9%)也有相當的企業使用,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在融資體系中的作用正日益突出。股票
市場盡管在我國恢復時間不長,但從總體上看,股票上市(33.5%)已經成為企業融資的第二
主要選擇,其中規模在億元以上企業更是將股票上市作為了融資的首選。作為融資體系的重要組
成部分合資/合營/合作(30.5%)、發行債券(16.3%)和融資租賃(14.2%)等方式也
有較多企業使用。
調查顯示,以股市為代表的新融資途徑主要滿足了大中規模企業多渠道融資的需要,而中小
規模企業盡管也希望充分利用投資體系,但由于政策的限制仍舊只能以銀行為主要融資渠道。研
究數據顯示,規模超過5000萬的企業,其愿意采用并且能夠采用的融資途徑在兩項以上,而規模
低于5000萬的企業,真正能夠采用的融資選擇基本只有一種。因此,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
性就顯得更為突出。
大中型企業對股票上市融資的高需求與目前我國每年上市公司規模僅百家的現實,使得買殼
上市成為企業上市的第二選擇。數據顯示,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中已有超過兩成的企業會
選擇通過買殼上市。另有7.7%的企業表示對此沒有明確的態度??梢钥闯鲑I殼上市雖然需要支
付相當的費用用于對殼公司的收購,但作為一種可以規避我國對上市公司在性質和行業方面政策
風險的合法方式已經受到相當數量企業的青睞。
買殼上市解決了部分企業的融資問題,而且對于我國股市的新陳代謝也發揮了相當的積極作
用。但在目前階段,我國股市的規范性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企業通過買殼上市。數據顯示,
接近一半的企業沒有選擇買殼上市的原因是因為目前階段買殼上市的運作風險過高(47%),這
表明了企業對股市規范性的不滿。殼公司質量不高(33%)和殼公司太少(20%)表達了企業對
殼公司供需不平衡的不滿,這種供需矛盾必然導致殼公司的價格偏高,最終會繼續增加運作風險。
隨著上市規則的規范,股市作為所有大中型企業的重要融資途徑,在整個融資體系中的作用
比以前更加重要。因此,加強股市規范,降低企業上市的成本和風險,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