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將促使我們價值觀的轉變
發布日期: 2003-05-22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5494 次
就像“9·11”事件改變很多美國人的價值觀一樣,這次突如其來的“非典”災害也將促
使我國民眾價值觀念的轉變,促進人們對于生命價值的體會。在一個日益商業化的社會中,人
們追求占有更多的財富,撈取權力和名聲,而很少嚴肅地反思生命的真正價值。在脆弱的生命
面前,任何外在的占有都變得如此蒼白和沒有意義。我們注意到,在“非典”肆虐的時期,人
們的家庭生活增多了,親友之間的交流與問候增多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增多了,希望這不是
一個暫時的現象。
“非典”災害也將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調整。在我們這個快速現代化的社會里,弄得不好,
人們的生活方式會變得越來越畸形。我們的生活要么受著本能和欲望的驅使,要么受著外部機
制的約束。有人越來越失去對于自己生活方式的自覺把握,在隨波逐流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
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曾被概括為“合理膳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態平衡”,可是,即使
這短短16個字又有多少人能夠切實做到?一些人熱衷于山珍海味、借酒消愁、追名逐利和享受
現代生活的便捷,他們離自然的生活越來越遠。
其三,“非典”災害對于政府和民眾都將產生一個深層的沖擊,這就是對特別流行于我們
這個時代的技術至上的觀念的沖擊。
的確,人類是萬物之靈,有著無窮的智慧。在人類的歷史中,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戰勝
自然,抵御災害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以醫療衛生技術進步為標志的“第一次衛生革命”就曾
被宣稱控制了以前被認為是絕癥的天花、肺結核、鼠疫等疾病。然而,技術進步還沒有達到可
以戰勝一切的程度。曾經被控制的疾病有的在復發,新的傳染病也蠢蠢欲動,以至世界衛生組
織把1997年世界健康日的主題定為“新興傳染?。喝蚓瘓?、全球反應”。技術確實解決了一
些問題,但是它又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最簡單地說,治療“非典”要使用激素,防治“非典”
要使用消毒液,它們所帶來的長期負面效果并沒有被清醒地認識。我們需要技術創新,但是并
不需要技術至上主義。在采用先進技術的同時也要防止它的負面影響。
我們這個時代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讓人類自豪并傲視萬物,然而,在一個結構最為簡單的病
毒面前,人們竟然陷入恐慌,束手無策。當然,這是暫時的。相信科學定能戰勝它。但要看到
與自然相比,人類的力量還是很小的,人類不過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但是
也不能妄自尊大。如果我們對自然心存敬畏,如果我們使自己更貼近自然,使我們這個社會與
自然更為協調,相信人類所遭受的災難也許要少一些。
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