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015年底建成島內“兩小時旅游交通圈”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8月25日電:海南省自從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南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一次跨越式的發展,在原國省干線的基礎上,新建的國際機場、港口、鐵路與環島高速公路,己共同架構起一個快速立體交通網。
2009年國務院頒發《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若干意見》,標志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同年,省委、省政府編制出臺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中線地方高速公路和萬寧至洋浦地方高速公路建設,形成全島“田”字型高速公路網絡;全面提升現有國道、省道技術等級,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2015年底前建成西環鐵路,形成島內“兩小時旅游交通圈”。
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壓力同在。圍繞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海南如何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如何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海南交通人正在做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構建干線公路網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據統計,國際旅游島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僅兩年,全省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30億元,比“十一五”年投資多一倍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29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62. 5公里;路網密度達到67.6公里/百平方公里;我國第一條海島高速鐵路—海南東環鐵路(308公里)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完成行政村通硬化公路15000多公里,目前已形成以環島高速公路為主動脈,“三縱四橫”國省干線為主骨架,縣鄉村道支干相聯,貫通東西南北、輻射全島的公路網絡格局。
據介紹,2013年剛出臺的《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公路建設的意見》,提出“公路交通適度超前發展”的目標,在未來三年內,海南將按“東西互動、南北并進”的思路,全面啟動“田”字型高速公路建設,打一場高速公路建設攻堅戰,加快海南旅游公路建設,努力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跨越。“十二五”期間,海南將投入600億元用于公路建設,其中投資306億元新建高速公路里程452公里;投資100億元建設旅游公路460公里;投資164億元改造國省干線1000公里;投資30億元改造縣道砂土路1100公里。計劃到2015年末,全省通車里程達到2.4萬公里,國省干線路網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90%,路網密度達到70公里/百平方公里。
同時,海南省公路局負責人稱,為實現“公路交通適度超前發展”的目標,將把2012年的要求確定為“建設提速年”,按照“強推、強投、強管、提速”和“海南交通要在全國搶占一席之地”的要求,下大決心全面推進。年內己完成總投資13億元的海口至洋浦西線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資27億元的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完成投資13億元的海榆西線國道等一批國省道改造工程項目。2013年一批重點公路建設項目將續建和開工。
探索投融資新模式,破解交通發展“瓶頸”
1994年,海南省在全國率先實行公路規費征收改革,撤銷了全省公路收費站,“一腳油門踩到底”的海南模式享譽全國。此項改革之舉無疑是成功的,但對多元化的交通建設投資體制也有一定的制約,如何破解交通建設資金的“瓶頸”,成為當前較為迫切解決的問題。
2011年,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推動,于同年7月正式掛牌成立海南交控,為搭建新的交通投融資平臺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交通投融資平臺的組建,建立多元化籌資的長效市場化機制,有利于多渠道籌集公路建設所需的資金,降低政府直接負債,擺脫對銀行貸款的嚴重依賴,形成“政府監管、平臺籌資、委托代建”的投資建設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行業管理和監督等宏觀職能。海南交控首次引入BT模式建設中線高速公路屯昌至瓊中項目,完成項目融資34億元;完成鶯歌海鹽場6000畝土地注入和海南高速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另外,在土地儲備、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4條高速公路資產劃入等方面也取得新的成效。
“十二五”期間,海南省將繼續充分利用已經明確的政策措施,積極拓寬交通運輸建設融資渠道,保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和資源優化配置。
將繼續爭取交通運輸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海南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對外通道建設;爭取交通運輸部把海南高速公路列入路網改造計劃及對旅游公路建設資金的補助等。
同時,積極落實海南省各級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切實落實省和市縣各級政府財政預算中用于公路建設的專項資金,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盡快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各級政府責任清晰、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公路投融資長效機制。
繼續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落實項目貸款,多渠道籌集公路建設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吸引境內外各種資金采用合資經營、合作經營、BOT、轉讓經營權等多種方式參與公路項目的投資和建設,特別是旅游公路和一些效益較好項目。
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實現職能有機統一
據介紹,海南建省后,公路管理體制機制一直在積極的探索中,也走過一段不平坦的路子。建省之初,海南省公路局為省直副廳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獨立行使人、財、物管理權,全省公路實行垂直管理。1996年,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理念和公路養護引入競爭機制的思路,撤銷海南省公路局,設立海南省公路養護質量監督中心,負責公路養護質量監督和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同時撤銷各市、縣、自治縣公路分局,路政管理職能劃歸所地方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經過幾年實踐,這種管理體制存在著政企難分,事權不清,決策、監督與執行職能重疊等許多弊端。2006年,經海南省編委同意海南省公路養護質量監督中心更名為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負責對全省國省縣道公路養護與管理,省養公路實行垂直管理。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是海南唯一設置的承擔公路管理的機構,目前實行省管市(縣)垂直管理的體制模式,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在整合各方資源,發揮整體效益,統一指揮、高效運作快速應對公路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2年7月,海南高速公路養護與管理由屬地改為統一,由省公路養護質量監督中心統一管理。2007年1月,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將西線、海文高速公路養護權委托給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為實行全省高速公路的統一管理,省交通運輸廳決定將委托養護合同期已滿的環島高速公路西線段和海文高速公路收回省公路管理局管養,爭取近期收回東線高速的管養。目前,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正在向省編委會申請成立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下屬單位“海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理順當前高速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以適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新形勢。
隨著海南公路建設養護管理事業的不斷發展,現行路政執法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正在申請成立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下屬單位“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總隊”, 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建立養護與路政有機統一的公路路政執法管理體系。
《公路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海南的縣道共有2850公里,其中省級列養的縣道有2460公里,這是海南獨有的養護管理體制。近年來,海南省公路局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養的規章制度、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在鄉鎮一級逐步成立了農村公路管養機構,初步落實了鄉村道路的責任主體。
打造特色旅游公路,構建海島觀光長廊
在加快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國際旅游島就是旅游國際化程度高、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島型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理念。按照這一理念,海南省公路局把公路的建、管、養融入到服務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具體實踐當中,把公路作為生態景觀長廊建設和傳播公路文化的主要載體,結合沿途風景、人文元素,推行“一路一景”建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力求達到“人在畫中游、車在景中行”的公路景觀效果。
2012年,海南省公路局認真貫徹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綠化寶島”行動的戰略部署,全力實施公路綠化工程。截至11月,省養公路共植樹及綠化8500多畝,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在長期的摸索中,總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公路綠化模式:即從“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恢復自然”原則出發,一是充分利用海南熱帶雨林氣候和地理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公路路肩、水溝、平臺“三位一體”綠化,使之呈現良好的景觀效果;二是立體布局,使之逐步形成有草、有花、有喬木的低、中、高層次分明的景觀長廊;三是堅持自然景觀與人文設施的協調、和諧,凸現沿途人文景觀色彩,提升公路的文化品位。
近年來,公路局重點對國省干線公路、立交、重要城鎮、旅游景(區)點出入口綠化空白處,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綠化工程改造,打造綠化“精品工程”,完成了海口美蘭機場出口路、海口西延線快速干道、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出口路、洋浦立交、洋浦出口路等美化綠化工程,使旅客一踏上征途,就能感受到沿路兩旁椰樹搖曳風光旖旎的美景。
海南省地貌類型多樣,生態類型多變,在公路綠化過程中,盡量保持公路沿線大自然的風貌,少留人工斧鑿的痕跡,增加公路綠化景觀的可觀賞性。目前已打造出多條微丘田園風光型、濱河熱帶雨林型、濱海椰風海韻型等各種極具地域特色的生態景觀公路。
同時,海南省公路局還充分利用景觀石、觀景臺點綴,營造公路文化景觀,充分體現海南風土人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主題,做到綠化、美化、亮化、文化的有機結合。如海榆中線阿陀嶺段利用回頭曲線山坡設置草坪字“五指山風光好”,白沙什邦線九架嶺地段利用山石結合景觀刻字“霧繞青峰”、“碧巖泉聲”等等,實現“一路一主題、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觀”,多處可以“聽海南公路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