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游消費發展空間較大
中國旅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下半年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旅游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呈穩步發展和結構調整并存的特征;三大市場維持“兩高一降”格局,國內旅游增幅出現近年來的首次放緩;預計下半年旅游經濟運行總體“偏向相對樂觀”。
上半年旅游經濟穩中有進
報告顯示,受短期發展環境的顯著影響,上半年旅游產業景氣水平穩中有降,預計上半年旅游總收入約為1.40萬億元,同比增長10.7%。三大市場維持“兩高一降”格局,國內旅游繼續增長,但增幅出現近年來的首次放緩,預計國內旅游人數約16.8億人次,同比增長9.8%,國內旅游收入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入境旅游持續低迷,預計入境旅游人數6430萬人次,同比下降2.5%,入境旅游外匯收入235億美元,同比下降5%;出境旅游較快發展,境外消費大幅增長,預計出境旅游人數約4510萬人次,同比增長17.0%,出境旅游花費超過630億美元,同比增長35%,貿易逆差386億美元。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分析認為,往年我們說“兩升一平”,即一般而言國內游市場和出境游市場是上升的,入境游市場維持平穩。但今年1-5月的數據則顯示入境游市場下降,國內游市場放緩,這樣的現象很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同時稱,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旅游發展具有自身特色。從產業發展來看,旅游業態培育與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完善都是圍繞國民大眾的旅游消費布局,這與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旅游發展道路有著根本區別,隨著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國民旅游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國內游將持續成為拉動內需的有效抓手。
大眾旅游市場平穩較快發展
戴斌說,“前半年,從我們調研的結果來看,不少旅行社反饋,‘八項規定’對團隊組團量的打擊比較大。特別是中小旅行社。”比如北京地區大概會有1000多家這種中小型旅行社,他們主要是通過關系紐帶來做政府或大企業市場。但今年來看,公務和商務市場萎縮得比較厲害,對他們的影響不小。
整體來看旅游市場,上半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總體而言,政府、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旅游消費在下降,但是散客出游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旅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公務差旅相對不景氣,商務旅游相對平穩,大眾旅游市場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成為旅游市場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
據途牛網數據顯示,隨著老百姓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主支配假期及私家車的進一步的增加,旅游成為消費者喜愛的生活方式,2013年上半年的旅游市場持續火熱,國內游線路報名預訂情況相比去年增長不少。
入境旅游與去年“基本持平”
旅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當前影響旅游經濟運行的各種因素錯綜復雜,但是旅游經濟總體將保持平穩運行,研究院持“偏向相對樂觀”的總體判斷,國家旅游局年初制定的全年發展指標能夠基本實現,入境旅游市場則可能低于年初的“小幅增長”目標,與去年“基本持平”。預計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33.83億人次,同比增長10%;旅游總收入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人數32.5億人次,同比增長10%;國內旅游收入達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入境旅游人數1.33億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入境旅游外匯收入485億美元,同比增長1%。出境旅游人數9570萬人次,同比增長15%;出境旅游花費1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0%,旅游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旅游消費發展空間較大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國內旅游消費占居民消費總量為9%左右,旅游消費已經成為消費的重要構成部分。特別是在外需不振,投資拉動乏力之下,有效擴大內需,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分析人士稱,在汽車、家電、房地產等消費潛力有限的情況下,旅游等服務業的重復消費需求將在啟動內需、調整國民經濟結構方面發揮戰略性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旅游業,特別是國民旅游在近些年的蓬勃發展引發了新的關注和思考。
“過去在全世界,受到關注的都是國際旅游。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也是從入境旅游開始的。直到最近幾年,我們才深刻認識到國民旅游才是旅游經濟的主體。”中國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長說,特別是在2012年,我們的這一認識更加理性。
戴斌說,從市場面來看,國民大眾旅游消費占到整個市場的96%;從產業發展來看,旅游業態培育與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完善也都是圍繞國民大眾的旅游消費布局的。這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和大國旅游發展的特色,與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旅游發展道路是有根本區別的。“國民大眾的旅游消費需求已經成為中國旅游經濟持續繁榮的基礎性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