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金融大變局
發布日期: 2012-02-24 稿件來源:網絡 發布:提俊男 閱讀次數:1975 次
2012年2月,旅游產業春意盎然。2月16日,央行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加強金融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前一天15日,央行發布《2011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言今年M2(廣義貨幣)增長約14%,高于去年。18日,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連番大動作,從旅游產業層面分析,政府強力主導的旅游金融發展正在全面深化。筆者曾于2011年12月30日在本版撰文《2012中國旅游“金融”之變》,判斷“2012年起,‘旅游+金融’將成為產業創新主流之一”,簡析《意見》,有三大亮點:旅游企業上市融資和重組并購,首獲政府清晰化支持;打擊市場壁壘,力撐民間資本進入;支持旅游消費的金融創新。
資本市場“旅游之春”
上市這件事,對很多旅游企業家來說是“我看著路,夢的入口有點窄”,《意見》把這個“入口”變寬了很多,政府對旅游企業資本運作不僅表明支持的態度,并積極探索相關路徑,這是旅游產業化改革以來的第一次。
《意見》規定:“支持旅游資源豐富、管理體制清晰、符合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和發行上市條件的旅游企業上市融資”,這從政策層面,第一次明確設立了旅企首次公開募股的條件:第一,旅游資源豐富。指旅游商業資源的系統化、綜合化、標準化、智能化。第二,管理體制清晰。指企業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企業集團今后的管制重心是梳理資產結構,以產權為基礎的企業組織管理。第三,符合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側重指政府推動的旅游新型優勢產業,如旅游裝備制造業、旅游金融、旅游百貨連鎖等。這“三條”指引有公開募股訴求的旅企,或實施戰略轉型,融入新型優勢產業;或者實施經營創新,將新型業態納入主營業務。《意見》并未對旅企提出“超額”要求,重申扶持中小旅企上市融資,據筆者調研,目前符合要求的旅游企業數以千計。
更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釋放了重大突破的利好信號,規定:“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基礎上,探索開展旅游景區經營權質押和門票收入權質押業務”。景區企業獲取較長期限的專營權,在專營期內,具有較大規模和穩定的門票收益,其專營權和門票收入權作融資質押。據筆者調研,不同地區的企業融資環境不同,地方政府的監管手段日趨靈活,此規定對景區企業重大利好。
旅游金融多管發力,推動民營企業上市,推動國有集團重組與并購。《意見》規定:“積極支持已上市旅游企業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再融資或者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并購重組做大做強”。“簡化收付匯的審核手續,優化外匯管理業務流程”,將有利于旅游國企將主營業務拆分上市,如今年1月,港中旅華貿物流上市。其次,有利于國企放手展開海外資產并購。
市場公平競爭
行政管制將放松
近年來,民間資本涌入旅游業,其最大障礙是旅游業市場化程度不高,對“公平競爭” 訴求強烈。《意見》規定:“放寬旅游市場準入、打破行業、地區壁壘,簡化審批手續,為社會資本參與旅游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這里,言辭犀利,直刺旅游行政管理。筆者2011年12月2日在本版撰文《中國旅游有望“提前”實現貿易自由化》,曾預析中短期行業一項重大調整——在細分市場,政府將有效消除針對服務供應商“不合理”的限制配額和壟斷專營——與《意見》一脈相承。全面降低市場準入,嚴厲打擊行業和地區壁壘,政府管制放松和充分競爭,已經趨于明顯。目前,旅游統計和信息披露嚴重不完善,導致形形色色的資本陷阱,已遭到猛烈批評。《意見》規定,“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推動旅游企業規范會計和審計流程,增強財務管理能力,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為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央行力推旅游企業誠信經營信息系統。旅游咨詢業也將快速成熟,與旅游行政部門保持理性“距離”,客觀、中立地為市場服務。
據央行統計,今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為955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8001億元,下降45.6%,其中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381億元,同比少增2882億元,這一數據創下2008年以來1月同期的新低;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48億元,同比少增1010億元。新一輪降準可釋放流動性約4000億元,有望推低銀行間市場利率,政府還將大力促進債券市場發展,加快中小銀行改革,有力釋放流動性,避免經濟硬著陸。因此,《意見》規定“通過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對旅游企業的支持力度。”此舉是為旅企全面拓寬融資渠道。
旅游消費的金融創新
目前,《意見》有一條廣受關注,即“鼓勵金融機構和旅游企業整合,探索開發滿足旅游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前半句的“整合”,不僅指產品整合,還指旅游企業的組織整合,即筆者所言“旅游金融體”(見本版文章《2012,中國旅游“金融”之變》),即納入集團組織架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促進內部融通,增強資產盈利性,自主實現縱向市場整合與橫向市場擴容,獲取規模效應。后半句的“旅游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即筆者所言,由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企業發放的旅游消費預付卡等。筆者于2011年11月11日在本版撰文《旅游業應警惕未來金融市場動蕩》,分析到“整體貨幣環境較好,但是銀行的流動性弱,2012年一季度若有技術性‘微調’,新增貸款會有明顯回升。旅游主管部門應放寬行業準入,激勵創業,實現充分市場化。”這段分析在《意見》中句句落地。預計今年新增社會融資總量或達14萬億,二季度末旅游市場將再現“繁榮氣象”,面對旅游金融變局,理性分析仍為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