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后暴露旅游保險誤區
近日,攜程旅游業務發展總監魏裕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旅游保險投保率在持續上升,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今年國慶黃金周,臺風、交通傷亡等意外情況不乏,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主動購買旅游保險。
業內專家昨指出,目前我國旅游者對旅游保險的認識存在多個誤區,導致自身權益保障不全面,也影響了旅游保險市場的發展。
誤區一:旅行社買了責任險或者此次旅行有“旅游險”送。
“報團”出游時,很多旅友認為只要有了責任險,就可以萬事無憂了。事實上,記者了解到,首先,旅游責任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是旅行社,不保證游客在旅行過程當中的意外事故,并不能替代旅游意外險。有些旅行社在推銷旅游產品時會以“旅游送保險”招攬客戶,這種情況下,務必看清楚旅行社送的究竟是責任險還是意外險;其次,旅行社即使購買了旅游意外險,顧客也應該詳細了解這份意外險的具體保障項目。
誤區二:多付保費,獲賠就多。
“旅游保險種類、價格多樣,但絕不是單純看價格和保額高低投保,游客投保旅游保險時,要根據出游的方式,按自己的旅游行程和目的地情況,根據所需保額和天數投保,為自己選擇一份量身打造的保單。”平安保險寧波分公司業務員徐穎建稱。
比如,國內游可以購買短期的旅行意外險;去高原地區還需要另外購買一份高原險,自駕游可以選擇專為自駕游設計的保險產品;出境游時,保險中最好包括旅游救援、醫療等保障,并根據目的地的消費水平選擇醫療保險金額。
誤區三:意外險什么都賠。
業內人士表示,有些旅游意外險雖然很便宜,但對于賽馬、攀巖、探險性漂流、潛水、高山滑雪、沖浪等高風險活動“免責”,客戶在購買旅游保險時應留意保險的免責條款。
誤區四:出險后能全額賠償。
據悉,一般情況下,人身意外保險所約定的保險金額只是保險公司承擔給付的最高保險金限額,而非實際給付金額,在選擇旅游險時,要留意保險公司的旅游險在分項責任的賠付方面是否有限制。
此外,專家還提醒,旅游者應該改變觀念主動了解保險知識維護自身權益。投保之后要把保單妥善保管,出游時,隨身攜帶保單編號以及24小時旅游援助電話。當發生意外情況時,旅游者第一時間應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救援機構取得聯系,以通過自己的“報案”得到及時救助并通過保險公司第一時間了解理賠需要的材料。比如因意外而在外就醫,必須保管好醫院的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的原始收據以及意外事故證明書等材料,這是回國后找相關保險公司“報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