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工程機械裝備進入報廢高峰期
跟著我國進入機械裝備報廢的高峰期,再制造工業顯示出在社會、資源、環境效益等方面的獨特上風。工程機械產品的銷量雖大,但與汽車行業比擬還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內燃機企業的研發重點一般都放在工作環境相對較為不亂的汽車行業。我國的再制造業已經擁有了市場、技術和政策等有利前提。不能由于已經有了混合動力這一種方案就都聞風而起。但專家以為,這還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動力的兩次轉換時的動力損耗,電池污染、安全……每一個題目都難以解決。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的一種高級形式,再制造為發展輪回經濟、推動節能減排創造了前提。究竟工程機械不是電動玩具,依賴電力運行究竟只是權宜之計。有專家猜測,中國再制造市場每年的規模可達100億美元。用提高前輩技術將廢舊的機械設備按照制造業的模式進行徹底拆解翻修,出產出完全等同于新產品機能和質量的再制造產品,從而達到高效的二次利用。
解決工程機械的排放題目必需從動力系統入手,但這個題目一直沒得到內燃機企業的正視。從環保的角度來講,電力是清潔能源,不會產生尾氣排放,也不會造成二氧化碳效應。再制造產品利用尖端技術不僅最大限度降低本錢獲得盈利,還通過減少廢料排放及降低對制造新零件所需原材料的需求,為環境保護提供解決方案。目前全球再制造產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有75%來自美國,其中汽車和工程機械再制造占2/3以上。我國事裝備制造及使用大國,設備資產已達幾萬億元,14種主要工程機械的保有量達290萬臺。在國外,再制造經由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輪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但是有一點不能被忽略,那就是電池本身的環保題目。再制造產品比新產品的制造節能60%,均勻有70%的部件都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在制造過程中可以節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價格均勻只有新產品的30%~40%,本錢實際上不到原來的50%,毛利率遠遠高于新品。
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具有降低本錢、節能環保兩個光鮮的特點,是一種高端輪回再生方式。我國工程機械設備大多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目前全國已有80%的在役工程機械超過保質期,假如將被淘汰的裝備產品進行修復,便能以較少的本錢,獲取較大的回報,并減少能源消耗。在當前海內外應對能源短缺等壓力的背景下,再制造業將成為中國的向陽工業。專家夸大,在解決節能減排題目上,各企業應該積極拓寬思路。正在進行混合動力嘗試的企業也越來越多,這長短常值得鼓勵的。再制造不僅節省了出產線投資、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還大大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因此,解決工程機械節能減排的題目,必需是兩個行業,乃至多個行業通力合作才能成功。每一種能夠促進工程機械產品節能減排的方法都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