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網絡一代初登社會舞臺
今夏,全國將有699萬大學畢業生邁出校門,走向社會。他們中絕大多數是“90后”。
每一代人,當他們剛開始在時代舞臺上嶄露頭角時,都會備受關注。與當年“80后”被貼上“嬌生慣養”、“自私”的標簽,被稱作“垮掉的一代”一樣,今天的“90后”同樣面臨社會的質詢。獨立、反叛、個性張揚、自信而脆弱,是輿論加諸他們的標簽;腦殘還是棟梁,是社會對于他們的擔心。“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他們是媒體眼中“難以理解的一代”。
“90后”不是一個簡單用數字來分隔的代際,他們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原住民。1994年中國加入互聯網大家庭,網絡從此在“90后”的成長過程中如影隨形。網絡是魔獸世界,是百度和谷歌,是QQ空間、人人網和微博。在網絡游戲里,他們學習競爭與合作,在虛擬世界中探索與建立真實的價值觀和規范。通過搜索引擎,他們將世界盡收眼底,毫無阻礙,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模式都不同于上一代人。不同于“80后”對代際標簽的反感,“90后”似乎毫不在意社會如何看待他們,他們習慣于在世界面前展露自己,習慣于被關注和評論。
成長于日新月異的網絡環境中,受益于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90后”總體上心態更開放,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自我意識更強,注重自我,忠于自我,有想法,有主見。
我們大概都還記得,初登時代舞臺的“80后”也曾遭受巨大質疑。五顏六色的染發,松松垮垮的多袋褲,片刻不離的隨身聽,像談論吃飯、喝水、聽音樂一樣談論性,這是當時很多人眼中的“80后”形象。他們被比作“垮掉的一代”,那是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青年,他們身著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他們吸毒,酗酒,醉心于尋歡作樂;他們獨立不羈,渴望自由,讓美國社會震驚不已。人們指責他們思想頹廢、道德墮落,更擔心他們將把社會帶向何處。但事實證明,無論是美國“垮掉的一代”還是中國的“80后”,他們最終都成長為社會發展的中間力量,并在價值觀、行為方式上引領了社會變革。有理由相信,“90后”也終將以自己的方式引領中國的未來。
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除了即將走出大學校門的600多萬“90后”,中國還有規模更為龐大的“90后農民工”。他們正在經歷巨大的城鄉差異、階層差異,這些年輕人的感受和心態,同樣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我們正在目睹“90后”逐漸成為社會的一股新興勢力,感受到他們給社會文化帶來的沖擊,疑慮和擔心在所難免。但我們更應該去了解和理解他們,盡管這或許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因為他們看起來似乎并不在乎是否被理解。面對一代成長中的青春個體,抱持偏見是可笑的,不聞不問是冷漠的,寬容的等待和積極的反思才是對他們最有價值的幫助。